新风拂暖黄泥塘

2011年09月13日 08:58:36
 

新风拂暖黄泥塘

特约记者杨青山
  “黄泥塘、黄泥塘,三天不下雨,冇水进厨房”。这是当地流传百年的歌谣。近日,我们来到九堡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黄泥塘,看到歌中的描述已成历史。

  黄泥塘,地处镇西北部官仓村。这里山多地少,土地贫脊,经济基础薄弱,自然条件较差,是一个典型的山多难种树、塘多难养鱼的偏远山区村落。听当地的老人们讲,过去村里只有一口露天土井,出村进庄只有一条狭小的泥泞小道。每天凌晨,家家户户都要早起排队挑水。遭遇天旱时,村里的长辈们还要端个小板凳在井边轮流值班分水,逢到哪家要办红白喜事,其他村民还要让出供水“指标”。

  2009年,黄泥塘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点。在挂点单位赣州市国资委派出的工作组带领下,村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活动。家家户户齐上阵,男女老少总动员,推倒旧厕所,拆除空心房,搬迁猪牛栏,清理臭水沟,改水改路齐头并举,整治环境与发展产业同时跟进。

  治山、治水、治环境,改水、改路、改生活。这座尘封几百年的村落面貌焕然一新。他们建起了农民休闲广场,种上了花草树木;硬化了通户便道,走上了平坦路;接通了从4公里外引来的甘甜山泉,喝上了干净水;家家改建了洗手间,户户用上了卫生厕。新建设的一座焚烧炉,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。同时,村民们还积极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,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,采取山上种脐橙、田间种烟叶、规模养生猪、稻田套养鱼等科学种养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

  针对“旧”字抓改革,立足“新”字做文章。当地把拆旧建新与破旧立新有机地结合起来。他们把过去用来祭奠祖宗的大祠堂改建成农民文化活动中心,办起了农家书屋,开设了民主“议事堂”,宗祠变成了村民孝亲敬老、相互交流信息、通报计划生育、学习科技文化、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。哪家出现矛盾纠纷,哪家要办红白喜事,哪家遭遇困难不幸,均由“议事堂”协商处理。去年冬,无儿无女的建设点理事会长欧阳效炜因病去世,全村男女老少主动上前,集体为其戴孝送行。如今,黄泥塘新风阵阵,好事连连,成为九堡镇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。

新闻网新闻热线:0797-2557296